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老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7-12-28 10:18:53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学生学习出现问题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老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这篇内容,希望大家能够有所受益。

1,教师首先树立好的学习榜样。

要学生优秀,老师得更突出。课堂内外,教师思维的敏捷,求实的精神,精彩的讲解都会赢得学生的喝彩,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指导学生对数学学科内容进行一定的拓展和联想,比如自编数学应用题、自编谜语、续编故事等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与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2,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主动学习。

学以致用,学习数学的作用是什么呢,对学生的生活和未来会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只有学生了解了这些才会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如在学习一次函数时,我设计了一道这样的数学建模的题,让学生课前调查自己家一个月的电话通话时间,电信局对电话的收费方式,然后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家的通话时间构建函数关系,为自己家的电话找到适合的电话套餐。这样做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课堂上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把学生认为枯燥、乏味的数学趣味化,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根据学生情况及上节课的教学情况,对教案作适当的调整。分层次设置问题,争取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各取所需在课堂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帮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

4,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为数学教师,除了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数学课,对数学产生兴趣外,还要积极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于知识的讲解以及对于任何一个结论的产生,尽量不是出于老师之口,而是通过合理的引导,指导学生自己探索、归纳,直至总结出来,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同时在探索、归纳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能力。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但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他们自己。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们自主解题,最后是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帮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

学不好数学,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认为是由于自己能力差、脑子笨、 题太难,表现出对学习的无能为力。这些消极的自我概念会削弱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习进一步发生困难,造成新的学业失败,形成恶性循环。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习不好数学的现象,查找原因。重视学业不良学生的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和自信心的重构。这一切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合理期望,我班上有个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都较差,课堂回答问题时总是缺乏自信,连当众发言也不敢。于是,我将注意力尽量多地投放在他身上,对他所取得的点滴进步都给予赞扬,如作业整洁一些,主动地举一次手都会表扬。教师的期望值要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应该是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的桃子”,既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唾手可得,只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就可以取得成功。教师在心理上要平等地对待学业不良学生,不轻视、歧视,同时请其他教师共同关注这些学生,在与学生接触的任何时间里,总以积极的、鼓励的语言与其交流,问问学习中的困难,需要教师帮助什么;课堂的学习时间里给予照顾,留有思考的时间,心理上给予宽慰;布置作业时与学优生有所区别,组织基础题和适当的提高题。平等的交流、积极合理的期望焕起了学生学习的心理愉悦感,激发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了成功感。

6.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实质上就是让学生能够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创新学习。那么,教师必须在这方面进行科学的循序渐进的指导,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构建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训练他们“一题多解”,设置开放型的问题,训练他们的发散思维,并且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譬如,课前准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时总结,勤于动脑,善于质疑,按时完成作业,制定学习计划等。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和引导他们准确、完整、流畅、严密地表述出解题思路过程等。

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是直觉—具体形象—抽象逻辑思维循序渐进的所以教学中注意以下方面的培养。

(1)动手操作能力。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动手操作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可以建立有序的、层次的联系,使表象丰富而具体,教学中如果只是简单的演示,只会收效甚微。如涉及函数或者几何图像的问题,最好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图。

(2)提高观察能力。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观察力起着重要作用。依赖观察要对数、形、数量关系及逻辑过程进行感知理解。如学习立体图形时可以让学生先观察模型等。

(3)培养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能理解的题目情境,激活旧知,引发思考,诱导他们提出问题,发现结果,指导他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解决不熟悉的问题,提高本领,获得成功。

(4)培养自学能力。抓好学生课前预习,课后总结的习惯,通过让学生“读、记、述” 进行引导,重视在新课前指导他们巩固哪些旧知识,预习什么内容,指明知识间有什么联系,向他们提出激励性要求等。

(5)集中精神学习的习惯。课堂上,要求学生精力要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

(6)良好的做题习惯。规范的书写,书写要清洁。格式、数字的书写、数学符号的书写都要规范。做题要认真审题,仔细运算,独立思考,独立完成。

(7)善于质疑的习惯。在参与、经历数学知识发现、形成的探究活动中,善于发现,提出有针对性、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老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这篇内容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老师能够帮助学生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水平。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