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圆明园有哪些景观和建筑特点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7-12-27 11:31:53


“镂月开云”是圆明园知名的四十景观之一,原称“牡丹台”,属圆明园最早的建筑群之一。它重修于乾隆九年(1744年),宫殿以楠木作柱子,楠木保持了原本的纹路和色泽,别有一番清雅的滋味;殿顶用两色琉璃瓦砌成图案,日光照耀下焕苦金碧,园林与皇家建筑的契合使之气势十分宏伟。这里种植牡丹数百本,花盛时争奇斗艳,煞是好看。

在封建时代,牡丹盛放被看作是“太平盛世”的象征。雍正咏之曰:“叠云层石秀,曲水绕室斜。天下无双品,人间第一花。艳宜金谷赏,名重洛阳夸。国色谁堪并,仙裳锦作霞。”当时康熙皇帝住的畅春园,“园中无处无花,触目皆是”,尤以玉兰、芍药和葡萄为盛。而圆明园的牡丹则别具特色。主宰中国命运长达130年的康雍乾祖孙三代在牡丹台会聚一堂共赏牡丹,传为佳话,本刊后文将有详叙。

若说“镂月开云”的牡丹象征着皇家的雍容华贵,那么“曲院风荷”的荷花则代表了盛世之下几代清朝皇帝的文化品位和雅人气息。“曲院风荷”之名采自西湖十景的同名景观,每至夏末秋初,荷花片片,九孔长桥横卧其中,宛若一道彩虹,是当年观荷避暑的最佳场所之一。

在中国,荷花有着丰富的含义。荷花一向被人们视为圣洁的象征,它和佛教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莲花座”往往和菩萨一同出现。圆明园因水而活,水上荷花成为了圆明园的夏季之魂。乾隆二十年7月,颁旨在圆明园“清净地”、“安澜园”栽种藕秧5525斤,说明盛时圆明园植荷、赏荷之地不限于“曲院风荷”一处。这番胜景也在现代被复现,自1993年开办“圆明园荷花节”以来,它至今仍是北京盛夏观景的极好去处。

圆明园中其他不少景观也以某一种类的植物而闻名。如“武林春色”的桃树,“杏花春馆”的文杏,“映水兰香”的幽兰,“鸿慈永祜”的松柏,“天然图画”的竹林等⋯⋯四时不败的繁花,配合着蓊郁树木、潺潺流水、岸芷汀兰、鸟语禽声,是怎样一番宛若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可惜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的那把大火,这些花草林木跟随着帝国的盛世一同走向了灭亡。

构巧之屋宇——雕栏玉砌应犹在

“建筑的立面由柱子和窗户组成,木质构件上有的镶了金边,有的绘上了油漆彩画,精心磨制的灰砖砌墙,红、黄、蓝、绿或紫等各色的琉璃瓦覆顶。这一切的不同组合所形成的图案,给人一种高于变化的美感。⋯⋯园内到处是宫殿。这些宫殿和它们占地面积相比,显得像是个小殿堂。但每一座这样的殿堂都是用以安置英国国王和他所有的随员下榻的。有些宫殿是用杉木造的,杉木料是以极高的代价从五百里之外的地方运来的。你猜在这座巨大的园林中有多少座宫殿?超过两百座!”——王致诚《传教士书信集》

王致诚所说的杉木,在我国传统的木制建筑中应用较广,它在中国也种植广泛,北京一带虽不似南方气候湿润土壤肥厚,但找到适合建筑用的杉木也并不困难。其实,明清皇家宫殿建筑多采用楠木。楠木不腐不蛀有幽香,皇家藏书楼、金漆宝座、室内装修等多为楠木制作。楠木为我国特有,是驰名中外的珍贵用材树种,明清皇家采木多源自四川、贵州和湖广。

清宫造办处几乎每年都有改扩建圆明园引进楠木的记载,如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3月,修葺山东泰山岱庙,拆下明朝建殿时的楠木14根解送圆明园。这14根楠木采自明代,被乾隆“偷梁换柱”挪用给圆明园,因清中期时大型楠木已砍伐殆尽,只能“另想他法”。随着清中期皇家大型园林的兴建浪潮,最后一批楠木也耗尽,到同治时准备修复圆明园时,竟连符合宫殿椽柱规制的楠木都找不到,只能用较次的松木、榆木和杉木充数,最后因购买这些木材也拿不出经费,修复工程不了了之。

楠木代表圆明园殿宇的大气,若要展现它的小巧精致,则需另外一种“重木”——紫檀。

我国古代先人早已认识了紫檀,还赋予它神秘性,《唐本草》载:“紫真檀木,出昆仑盘盘国,惟不生中华。”明清时,紫檀渐渐被皇家重视,清宫自编的《圆明园物料轻重则例》对紫檀木有了“定量”的认识:“每见方尺70斤,为樟木33斤的2倍强,为杉木20斤的3.5倍。”它的色泽和质地,及其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的特性,与皇家庄重、神秘和稀缺的品质形成了强烈的呼应。

康熙中后期海禁开放,清政府沿袭明朝在南洋专设紫檀木采办的做法,极尽收罗,不过这时优质的紫檀木早已经开采完,余下的大多粗不盈握,曲节不直,根本无法使用。皇家只能从私商手中高价收购紫檀木,因此逐渐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不论哪一级官吏,只要见到紫檀木,决不放过,悉数买下,上交皇家或各地织造机构。这些木料,绝大多数用于装饰圆明园中的各处宫殿。2008年,一件圆明园原藏的“清乾隆紫檀雕西番莲大平头案”进入中国嘉德春拍现场,最后以3136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打破了中国古典家具拍卖纪录。据史料记载,清朝一共制造了2000多件紫檀宫廷家具,大部分存放在圆明园,今天拍卖市场中的“天价”御用家具,实在是圆明园紫檀家具和其他装饰构件的沧海一粟。

圆明园殿堂内的装饰和陈设可谓富丽堂皇,工艺考究。许多殿堂内的装饰采用“周制”。所谓“周制”,就是在明朝末年,扬州姓周的一家工匠,在紫檀木制成的装饰物或漆器上,将金银、宝石、珊瑚、珍珠、碧玉、翡翠、水晶、玛瑙、玳瑁、砗磲、青金、绿松、镙钿、象牙、蜜蜡、沉香等各种珍贵物品,雕刻镶嵌成各种山水、楼阁、人物、草木、虫鸟、花卉、翎毛等图形。“大而屏风桌椅,窗棂书架,小则笔床茶具、砚匣书籍,五色陆离,难以形容。真古来未有奇玩也。”

在嘉靖年间,修缮圆明园之“安澜园”、“舍卫城”、“同乐园”、“永日堂”等,其门窗均用“周制”。嘉庆十九年(1814年)建造“竹园”一所,命两淮盐政承办紫檀装饰,共200余件,有“榴开百子”、“万代长春”、“芝仙祝寿”等花样。二十二年(1817年),“接秀山房”落成,再命两淮盐政承办紫檀窗棂200余扇;多宝架3座,高9尺2寸;地罩3座,高1丈2尺。有万寿长春、九秋同庆、福增贵子、寿献兰孙花样,俱用周制。仅此“周制”,完全称得上是最精美的艺术珍品。

这种创始于明末扬州的“周制”家具做法,对于清中后期家具及内檐装修、陈设影响很大。清代统治者追求雍容华贵,讲求工艺效果,所嵌玉石料精质美,价值非凡,纹饰多有吉祥寓意。当时圆明园很多殿堂大到门窗家具,小到箱盒文玩,很多都采用了这种镶嵌工艺。

1860 年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时,英国特使额尔金的私人秘书亨利·洛克在他写的书中曾这样描述,“圆明园室内的陈设墙上悬挂的匾额,差不多有一两码见方,描绘乡村和山林的景色。或者远山近水,历历在望,或者驰骋林原,射击鸟兽的情景。其中人物、树木、泉水、野兽都用绿玉、白玉和别种颜色的宝石嵌成”。可见当时圆明园室内的很多陈设都采用了这种镶嵌工艺,侵略军带着大斧把紫檀雕花的家具砸碎只是为取下上面的宝石,这种破坏令人扼腕叹息。

圆明园有哪些景观和建筑特点这篇内容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大家能多了解圆明园的相关内容,这样才能不忘却那段屈辱的历史。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